回答:
XMind是一款绘制思维导图、流程图和鱼骨图等图形的常用工具,本文主要从交互、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对XMind进行分析,并与mindmanager进行了比较,文章结尾提出了一些问题与优化。
请下载这个版本使用,装这个程序才是带全功能的。
外加汉化下载地址
XMind 8 Win 版
http://wm.makeding.com/iclk/?zoneID=14073
XMind 8Mac 版
http://wm.makeding.com/iclk/?zoneID=14074
思维导图和流程图是产品策划和项目管理相关人员常用的分析总结的图形工具,XMind和mindmanager是大家常用的两个pc工具。笔者将以Win 8.1(x64)环境下的XMind7(update1)为对象,书写XMind的产品体验报告。

本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产品介绍,第二部分为产品体验分析,第三部分为竞品(mindmanager)分析。
一、产品介绍
XMind的定位为:XMind 思维导图软件——流行思维导图软件,打造易用、美观、高效的可视化思维管理工具。
本版产品更新:全新的用户界面、全新的主页控制面板、甘特图的巨大改进、新增信息卡、新增评论、新增标注、新增导出/打印导图大纲、新增多页打印、新增时间轴、新增导图风格,包括10个新字体。
使用方法:主页-选择结构样式/模板-选择风格-建立新工作薄-内容构建。
用户的分析图形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图形结构(逻辑)或者模板(文档类型),并应用自己喜欢的预设风格。


结构样式/模板
在所选结构中,用户在工作簿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编辑整个图表。XMind窗口结构如下图。用户可以通过enter键快速插入下一个同级主题,tab键快速插入子主题。这两个按键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完成内容编辑。
XMind窗口结构
产品功能结构
二、产品体验分析
传统的pc交互主要有左键单击、左键双击、右键单击、拖拽、滚动、键盘输入,而交互的本质含义是通过动作,达到用户意图和目的,所以这里主要分析为了实现用户意图,所需要产生的用户动作和动作组合。
在用户基础内容编辑的场景内,用户的主要意图和目的是完成文档内容的编辑,这里主要涉及的操作目的有:增加新的主题,编辑主题内容、删除主题,调整主题顺序层次。

增加主题可以通过点击主题右键,插入(主题、子主题、主题之前、父主题)(图片、联系、概要、外框、附件、标签等),同时,常用的主题与子主题可以通过键盘enter和tab(或者insert)快速实现,所以用户可以用较少的交互成本(一个按键)完成常用任务,易用性很高,带来了不错的用户体验。
编辑主题,则是内容编辑最核心和本质的操作。XMind在新增主题时,就将焦点锁定在了新主题上,用户可以直接键盘输入即可改变主题内容,而不需要右键编辑主题、双击主题进入编辑状态才能编辑。这里,XMind几乎是没有交互成本的,而是将增加主题和编辑主题的交互流程整合为一步,实现了交互简洁化。在修改非连续主题时,只要单击主题,键入修改内容即可,也是非常方便易用,用户体验很好(这主要是因为相比常用的操作方式,XMind提供了更加简单易用的交互方式,不仅高效完成操作,而且质量很好,相比传统软件超出了用户预期,即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
删除主题,和大多数pc交互一致,左键选择主题后,即按delete键删除。仍然有右键删除选项。
调整主题顺序和层次,是用户修改文档内容结构的一种体现。在XMind中,用户可以左键拖拽主题调整主题的位置和层次关系,符合一般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易用性一般,用户体验效果一般(因为拖拽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准的移动调整交互方式,大多数对该操作已有相应预期,所以满足标准就成为了满足基本用户体验的要求)。
这里要指出很重要的一点,XMind在移动和拖拽主题时,完全是个反人类的设计,它聚焦于当前结构而不是用户的鼠标,这就是说主题不是你想移,想移就能移!要么就和同级主题保持一定的位置关系,那么一不小心就脱离了父主题,除了撤销,我想不到也没发现什么其他办法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层级结构。如果按着alt,主题可以保持层级结构不变,而调整同级主题的排列顺序;如果按着shift,无论如何移动,主题都会脱离父主题。这意味着,如果你要自己控制主题位置,这几乎不太可能,除非你不使用统一的结构,而是通过添加关系增加一条自由的关系线(与自由主题和主题建立关系的效果相同),这里的易用性低(用户很难达到目的,其次也很难找到shift和alt的控制操作),用户体验非常差(多移动几回主题,我觉得自己就要炸了)。
在用户样式调整的场景中,用户的主要意图和目的是调整文档排版与美观性,这里主要涉及的操作目的有:修改主题样式、修改主题结构、修改主题风格。
修改主题样式,是对主题外观的调整,在正式场合和公共场合用户会对主题样式认真设计,XMind默认在右下角的属性窗口中提供全面的快速修改,选中主题后,在属性窗口即可快速全面的调整主题样式,交互难度不大。但是如果要调整所有相同级别的主题样式(风格),一个一个改动是及其麻烦的,可以使用【导航栏-工具-提取风格】来快速设置,并保存自定义风格,易用性一般,当出现大批量调整时,用户体验会下降,因为这样批量的操作没有快速设置,降低了用户的任务效率,会影响用户情绪。
修改主题结构,暂时笔者只发现了点击主题后,在属性窗口中修改结构(3次点击选择),以及点击主题右键选择结构修改结构(4次点击选择)两种方法,用户可以对当前主题及其子主题样式进行修改。交互步骤不是很简便,如果用户的设计文档复杂时(可能需要对多个主题及其子主题修改为不同样式),这样的交互方式比较难受,有一种麻烦繁琐的印象。易用性比较差,因为用户比较难找到该功能,需要经过一番探索,而且使用说明缺乏,用户并不能一下就理解有一个文档可以应用多个结构(主要由建立文档时的导引造成,会对部分用户造成一个文档只能使用一个结构的错误印象),用户体验不佳(主要因为入口难找,使用说明不够详细,用户不太容易完成需要执行的功能)
修改主题风格,【导航栏-窗口-风格】调出风格窗口后,双击预设风格改动,这种改动会对整个文档风格进行修改。使用频率不高,使用时较为集中,交互成本一般,易用性一般,用户体验不佳(主要由于预设的风格并不全面,甚至大多数不够美观,风格并不能直接用户用户的大多数文档,形同虚设,不能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
在用户的高级编辑场景中,用户的主要意图与目的是提升文档深度和质量,属于高级用户的操作与编辑,这里主要涉及的操作目的有:添加说明(标注、标签、备注、批注、超链接)、建立主题关系(联系、外框、概要)、插入附加文件(图片、附件、图标)、项目管理(甘特图、任务信息)。
添加说明,是用于补充和完善文档,一般都可以使用右键完成,交互步骤为3步或更长,使用频次一般,难度适中。而XMind为常用的操作增加到了快速工具栏,标注和批注可以2步完成。
建立关系,是为了更清晰的表示主体间的关系,帮助编辑者和观看者理解分析其中的关系,便于得到结论。XMind为用户提供了快速工具栏,基本2步可完成任务,操作很简便。对高级用户来说,使用频率偏高,交互成本很低,是一个方便高效的设计,易用性高,用户体验好(因为用户可以快速完成任务,质量也不错)。
项目管理,是为项目管理策划者提供的项目规划的功能,主要是甘特图和任务信息,可以在相应窗口直接操作,使用频次跟文档内容相关,一般情况下项目规划会集中出现在某一个文档中,所以用户使用时在单独窗口操作还是很简便。易用性一般,用户体验好(因为这个功能极大的提高了管理者的办公效率,对他们来说这个功能是一个让他们愉悦和满足的功能)。
流程图是XMind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流程图交互中,流程各个步骤的图形规范是重点,然而XMind没有一个可以快速设置流程步骤图形的操作,暂时只能每次添加后更改图形形状。这个操作在绘制流程图时,是非常繁琐的交互。并且在移动主题位置时,一般用户都不能直到如何移动到任意位置(按住shift或者alt),整体显得这个绘制流程图很难实现,因此易用性差,用户体验差。(相信大部分新用户使用起来,都会很无奈和无助,不知道该怎么达到自己的目的。)
暂时还没有可下载的软件哦~
暂时还没有可下载的资料噢~